产品设计:商城中的优惠券和促销活动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所有营销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商品的销量,主要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降价和制造稀缺性,其本质都是利用了人们爱占小便宜的弱点。 一、优惠券相关的用户故事分析我们在电商平台上购物时,经常可以领取一些优惠券,然后在下单的时候使用减免一定的金额。 作为用户能够感知的优惠券的类型有两大类:立减券、折扣券,为何会有这两种类型的券呢? 有研究表明一般的消费者在100元以下的订单中如果是用折扣会比直接使用金额有吸引力,而在几百元或以上的订单中使用减金额会比折扣有吸引力,其根本在于在100元以下的订单中使用金额往往也只能减免几块或十几块,这种小金额对客户不够刺激,而在几百元或以上的订单中使用折扣则让客户很难感知减免的力度,客户会懒得去计算折扣对应的金额。 由于以上原因所以导致我们现在在各个平台能见到大量的这两类优惠券。 优惠券的本质是降价,但这种降价是需要客户购买商品是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够享受,给客户有一种稀缺性的感觉,从而促进客户做成购买决策。那常用的限制条件会有哪些呢? 商品金额、时间、客户属性等都是能够成为我们设计优惠券时客户使用优惠券的条件之一,例如:我们可以发布“会员身份为VIP且在双十一当天买满1000元才能使用的立减/折扣券”。 通过对优惠券业务的基本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故事: 故事1:商家或者平台运营人员能够创建优惠券,在创建优惠券时能够设置券的基本信息、类型、适用商品范围、限领规则、发放人群等信息,以达到最大的促销效果 故事2:商家或平台运营人员能够把优惠券通过手工的方式发放给指定的人群或用户 故事3:商家和平台运营人员也能把优惠券设置为领取模式,用户则能够在商品详情、领券中心或购物车中进行优惠券领取 故事4:用户领取优惠券后能够随时查看自己领取的优惠券 故事5:用户在下单时能够查看自己已经领取的优惠券,同时确认具体使用哪些优惠券 故事6:商家和平台能够查看优惠券的领取、使用、核销情况,并能够查看每个订单中优惠的具体金额 二、需求用例及业务流程分析对故事进行初步分析后,我们可以其中涉及的角色及用例进行汇总,如图: 对用例的具体描述如下: 我们对优惠券所涉及的角色及用例进行进一步分析后能够得出如下的业务流程图: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如下关键性的分析结果
我们对关键实体对象和关键事件进行抽象分析,可得出如下的对象状态图及状态对应操做: 除了对关键实体对象进行状态分析外,我们还对复杂的事件进行规则定义,在优惠券相关的事件中复杂的事件主要为优惠金额分摊,具体规则如下: 1)在订单确认页选择优惠券时,确定在订单中能够使用该优惠券的商品; 2)对能够使用该优惠券的商品进行分摊,分摊规则:(商品分摊优惠金额=商品金额/Σ商品金额*优惠券面值) 3)若对于除不尽的情况进行最后一个补全的规则,示例: 商品分摊示例(参考):1次交易包涵两个店铺的订单,价值99,优惠10块钱,A商品售价33、B商品售价33、C商品售价33 积分和活动政策也类似。 4)订单实付金额=Σ商品实付金额+运费,商品实付金额=商品金额-优惠券分摊金额-促销活动分摊金额 5)商品实付金额可为0,但(子)订单金额必须为0.01(暂不支持0元支付),主订单实付金额=子订单实付金额之和
关联规则:
三、功能结构及页面信息设计对优惠券相关的业务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后,我们还需要把这些需求以符合使用角色的方式进行功能结构设计。 我们主要涉及两个角色:优惠券管理员和用户。
在完成功能结构的设计之后,我们就是要确定各个功能页面的具体展示信息、交互以及视觉,页面中展示的信息一定要保证在整个业务中前后的一致性,创建优惠券页面如下图: 对于更多的原型设计页面在此不做过多的展示,相信通过以上对优惠券相关的业务的分析,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够设计符合自己业务实际需求的页面。 四、总结可能有同学会问:优惠券不应该只有满减、折扣这两种,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有满赠券、运费券、免息券等等不同的优惠券。 是的,优惠券的玩法确实很多,若需要穷举一一进行说明也不切实际,本文主要对优惠券的核销业务逻辑进行详细的设计说明,希望能够让大家理解其核心业务,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最后我需要把自己对优惠券、促销活动、红包这三种不同的优惠形式的差异与大家分享,以解决部分在设计优惠券时所面对的难以决策的业务逻辑: (编辑:武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