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武汉站长网 (https://www.0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安全 > 正文

一、安全评价原理(相关原理)

发布时间:2022-10-17 21:00:37 所属栏目:安全 来源:未知
导读: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人们需要辨识工程或系统的危险、危害性及其程度,预测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掌握其发生、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减少职业危害,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人们需要辨识工程或系统的危险、危害性及其程度,预测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掌握其发生、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减少职业危害,实现安全生产。在进行安全评价时,虽然评价的领域、对象、方法、手段种类繁多,而且被评价系统的特性、属性、特征条件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安全评价思维方式却是类似的。由此,可归纳出安全评价的四个基本原理,即相关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和量变到质变原理。

一、相关原理

一个系统的属性、特性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这是系统因果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1系统的基本特征

安全评价把研究的所有对象都视为系统。系统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由许多个彼此有机联系的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有大有小,千差万别,但所有的系统都具有以下特征。

(1)目的性:任何系统都具有目的性,要实现一定的目标 (功能)。

(2)集合性: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若干个 (两个以上)元素组成的整体,或是由若干个层次的要素 (子系统、单元、元素集)集合组成的整体。

(3)相关性: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 (或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联系,通过综合协调,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在相关关系中,二元关系是基本关系。其他复杂的相关关系是在二元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阶层性:在大多数系统中,存在着多个阶层,通过彼此作用,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一个系统整体。

(5)整体性:系统的要素集、相关关系集、各阶层构成了系统的整体。

(6)适应性: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着一定的适应性。

系统的整体目标 (功能)的实现是组成系统的子系统、单元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 不仅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单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各子系统之间、各单元之 间、各元素之间,也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只有找出这种相关关 系,并建立相关模型,才能正确地对系统的安全、卫生作出评价。

2系统的结构

系统的结构可用下列公式表达:

E=maxf(X,R系统安全理论,C)

式中:E———最优结合效果;

X———系统组成的要素集,即组成系统的所有元素;

R———系统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即系统各元素之间的所有相关关系;

C———系统组成的要素及其相关关系在各阶层上可能的分布形式;

f———X、R、C的结合效果函数。

通过对系统的要素集 (X)、关系集 (R)和层次分布形式 (C)的分析,可阐明系统整体的性质。欲使系统目标达到最佳程度,只有使上述三者达到最优组合,才能产生最优的结合效果 E。

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就是要寻求 X、R和 C的最合理的结合形式,即具有最优结合效果 E的系统结构形式,在对应的系统目标集和环境约束因素集的条件下,给出最安全的系统结合方式。例如,一个系统一般是由若干生产装置、物料、人员 (X集)集合组成的,其工艺过程是在人、机、物料、作业环境相结合的过程 (人控制的物理、化学过程)中进行的 (R集),生产设备的可靠性、人的行为的安全性、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等因素层次上存在各种分布关系 (C集)。系统安全评价层次关系如图 1-1所示。安全评价的目的就是寻求系统要达到最佳生产 (运行)状态时最安全、最可靠的有机结合方式。

因此,在评价之前要研究与系统安全有关的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它们在系统各层次的分布情况。例如,要调查、研究构成的所有要素 (人、机、物料、环境等),明确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和这些关系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等。

3因果关系

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函数关系。通过研究、分析各个项目 (工程)或系统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影响程度,可以探求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事故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 (危险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表现为依存 关系和因果关系。危险因素是原因,事故是结果,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各因素的特征、变化规律、影响事故发生和事故后果的程度以及从原因到结果的途径,揭示其内在联系和相关程度,才能在评价中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采取恰当的对策。例如,可燃气体泄漏爆炸事故是可燃气体泄漏、泄漏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以及存在引燃源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三个因素又是设计失误、设备故障、安全装置失效、操作失误、环境不良、管理不当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爆炸后果的严重程度又和可燃气体的性质 (闪点、燃点、扩散性、燃烧速度、燃烧热值等)、可燃性气体的爆炸量、空间密闭程度及空间内设备的布置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评价中需要分析这些因素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并定量地加以评述。

系统安全理论_大坝安全监测理论与应用_2014最新驾考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理论科目四

事故的因果关系是:事故的发生有其原因因素,而且事故往往不是由单一原因因素造成的,而是由若干个原因因素结合在一起,当符合事故发生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时,事故就必然会立即爆发,多一个原因因素不需要,少一个原因因素事故就不会发生,而每一个原因因素又由若干个二次原因因素构成,依此类推,还有三次原因因素、四次原因因素等。

消除一次原因因素、二次原因因素、三次原因因素……,n次原因因素,破坏发生事故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事故就不会产生,这就是采取技术、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安全对策的理论依据。事故及其发生的原因层次分析如图 1-2所示。在项目 (工程)或系统中,找出事故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借鉴同类情况的数据、典型案例等,建立起接近真实情况的数学模型,会使评价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且数据模型越接近真实情况,效果越好,评价也就越准确。

(编辑:武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