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武汉站长网 (https://www.0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大数据带来的弊端:隐私被公开

发布时间:2022-11-18 15:01:03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互联网
导读: 大数据带来的弊端隐私被公开。第三方专业机构发布的《2017个人信息保护年度报告》显示,在对1500多个APP与网站的隐私政策测评中,8成以上的平台隐私政策透明度低,且普遍存在文本晦涩冗长、

大数据带来的弊端隐私被公开。第三方专业机构发布的《2017个人信息保护年度报告》显示,在对1500多个APP与网站的隐私政策测评中,8成以上的平台隐私政策透明度低,且普遍存在文本晦涩冗长、暗藏格式条款等弊病。大数据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个人的隐私被暴露在阳光之下。

在互联网企业通常会采用让用户同意隐私政策的方式达到合规要求。部分产品在征求用户同意时要求“一揽子”打包授权。“一揽子”授权后,企业默认用户同意自己对其信息的处理方式。

而这“一揽子”授权看似遵循了法律的相关规定,但由于企业的模糊处理、不当处理等因素大数据隐私泄露,仍有许多隐患。

大数据时代,数据收集和利用成为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基础。有观点认为,过分强调个人数据的控制可能会限制创新和服务。很多互联网用户没有完整阅读过隐私政策。原因之一在于,用户即便知道某些条款可能会泄露隐私,但为正常使用服务“没得选”,不得不“被同意”“被授权”。

更常见的是,无需用户同意和授权,网络平台仍可以通过cookie等技术手段采集用户数据,做出相应的“用户画像”,从而推送精准的定向广告。

大数据营销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侵权风险。此前有消费者爆料,作为某网站的“熟客”却受到“价格歧视”,比普通用户承担了更高的费用。

2018年5月初推荐性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正式实施,该《规范》明确,收集个人敏感信息时,平台应征得用户明示同意,并建议区分核心功能和附加功能,以此打破“一揽子授权”的难题。

“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主体,都可能因为信息泄露而受到侵害。如果没有个人的参与,数据保护工作很难形成长效治理。”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认为,个人参与的核心就是对自己的数据有控制权。多位专家提醒,还需进一步通过立法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就要看我们如何的去对待,大数据时代更应该好好利用其优势,规避大数据带来的弊端隐私被公开,未来更应该规范大数据的应用。

(编辑:武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