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武汉站长网 (https://www.02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大数据征信是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也开始查询?

发布时间:2022-12-14 14:01:53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转载
导读:
在具体介绍大数据征信前,我们可以简单的介绍下征信和第三方大数据征信,简单来说征信就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央行征信中心,独此一家), 于2006年3月经中编办批准成立,作为央行直属事业单位

在具体介绍大数据征信前,我们可以简单的介绍下征信和第三方大数据征信,简单来说征信就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央行征信中心,独此一家), 于2006年3月经中编办批准成立,作为央行直属事业单位专门负责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根据新华社瞭望智库发布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止2017年央行征信系统累计接入机构达到2900多个(19年最新数据为3693家)。截止2016年底,央行征信中心收录自然人9.1亿,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征信系统。

人行征信中心采集的信息覆盖个人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社会保险缴存和发放信息、车辆交易和抵押信息、法院判决和执行信息、税务信息、电信信息、个人低保救助信息、职业资格和奖惩信息共8类公共信息,涉及数据超过80余项。

人行征信中心提供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提示和个人信用概要为核心的基础产品体系;以个人业务重要信息提示和个人信用报告数字解读为代表的增值产品体系。题别提醒人行报告只能通过相关网点和pc端查询,没有开放任何第三方渠道,所有宣称接入人行征信接口的都是骗子。

人行征信属于数据中心类型,是一种行政化的征信模式,获取的数据具有纯粹、完整、及时、权威等特点,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征信模式。但这种初级采集方式无法形成良性竞争和数据价值最大化,不利于扩大市场和应用场景。同时,参与机构是被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所以开始尝试开放第三方征信模式。

第三方征信机构利用自身系统或技术优势,对主体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整理,使用特定的模型得出主体信用,然后向授信机构提供服务。

该模式下,第三方征信机构运用技术手段,通过各种途径,采集多类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后对外提供服务。目前,国内采用第三方征信模式的主要是2015年批筹的8家个人征信公司。

201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允许8家公司开展个人征信业务试点。这8家个人征信机构背景有互联网公司、老牌征信公司,数据来源也各有不同。

大数据征信报告是指大数据信用机构(主流是以上8家)对个人互联网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而生成的报告,报告对数据不做更改,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只进行界面优化和数据排版操作。大数据信用报告面向个人、信贷机构、消费金融等机构查询使用。

个人大数据包含以下多个方面的数据:

1、个人风险综合查询违法犯罪记录:刑事、行政拘留信贷逾期记录:互联网金融申请、银行贷款多头借贷检测:银行、小贷、P2P、互联网金融(网贷)记录、互联网不良痕迹、法院起诉记录和执行记录。

2、电商授权数据实名认证数据、风险评分、支付宝授权信息、收货地址、购物记录、认证时长、消费能力画像、购物偏好。

3、 运营商授权报告异常通话:港澳台、夜间异常、催收电话手机号实名认证检测、使用时长、紧急联系人通话频率、开户地址、高频联系人、出行记录(漫游地)、通话分布地区。

4、身份证实名信息查询实名校验、公安部系统。

大数据征信查询app_sql 大数据分页查询_大数据查询

5、平台风险查询平台借贷记录、多头借贷自动提醒、借贷预警。

6、手机号码定位信息定位功能开通、位置记录。

7、个人资产报告房产:面积、房产地址、全款或按揭车产:车牌号、车辆型号、购买价格时间学历查询。

8、车贷模块行驶证:配置、违章、价值评估、保养记录、出险记录(出险时间、理赔金额、出险情况)车辆基础信息:车主姓名、配置、出厂日期、价格手动查询、核查信息。

9、信贷模块个人风险评分系统、银联卡查询记录、信贷黑名单检测、征信查询记录。

目前,主要是借贷机构使用大数据信用报告比较频繁,大数据信用机构也对报告内容做了调整主要是查询多头借贷、运营商、反欺诈、黑名单等方面的数据。个人也可以通过查询该报告了解自己的借贷信用,如果查询显示信用非常不好,则需要根据命中的问题进行优化大数据查询,如减少申贷次数、还清逾期欠款、使用常用的手机号进行申请等行为。

到此,如果对自己的大数据征信感兴趣,也不妨去查查看,以下是我们的报告截图(只涵盖部分以上内容)。

(编辑:武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