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2020,还会是中国“IP宇宙元年”吗?
从2000年开始,拜快速发展的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所赐,《哈利·波特》系列图书一直都处于非常热销的状态,成为了当时的中小学生群体中最流行的课外读物。而从2002年开始,《哈利·波特》以及《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电影都曾引入过中国市场,虽然票房方面没有像“漫威电影宇宙”那样变态,但也算是引进好莱坞大片里的上游水平了。 倘若我们再将2000年代《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电影的盗版因素考虑进去的话,该IP在市场中影响力的形成过程,如今恐怕已经很难再度复制。 从“漫威电影宇宙”以及“哈利·波特宇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某一类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所产生的红利,其实非常有利于IP的粉丝积累以及内容的持续开发,让“IP宇宙”的抽象概念在市场中深入人心,不再只是幕后版权方的一厢情愿。 随着中国文创行业从业者“IP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近些年来中国文创内容在生产力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打造出属于中国的“IP宇宙”,在软硬件层面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如,随着网文市场快速发展的《斗破苍穹》,随着电影市场的火热而备受瞩目的《唐人街探案3》和《姜子牙》,这些“IP宇宙”的成型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疫情之下,文创市场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这股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迅速哑火。 虽然 “唐探宇宙”和“中国神话电影宇宙”确实已经具备成型的条件,但是从市场客观环境上看,这两大“IP宇宙”的成型却已经错失了一次最佳窗口期,整个文创市场也因此迎来扑朔迷离的变化—— 疫情结束后,迎接我们的到底是全民的报复性消费,还是许多人因为“危机意识”的加重,而在个人消费行为上变得更为冷静和理性? 包括院线在内的线下经济,会这场疫情的到来呈现怎样的变化? “宅家经济”会不会因为这场灾难的洗礼,顺势一跃而上,成为更多人进行日常娱乐消费的方式? 如果是的话,线上娱乐的市场红利是否能够成为“IP宇宙”形成的支撑?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知。 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在不同的时期,始终都会存在某种能够让主流大众接受的娱乐形式。这正是那些希望做出“IP宇宙”的版权方,在接下来10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应该重点寻找的发展方向,让自己的内容创作运营,能够尽快跟上市场的变化。我们也希望,中国“IP宇宙元年”,或许真能像很多人在年初预计的那样,能够在2020年真正到来。 来源:游民星空 (编辑:武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