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威怎么做才能还清1500万用户的押金?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讯)近日,备受争议的ofo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过等待它的是无尽的批评和嘲讽。 从去年底曝出资金链紧张从而引发疯狂抢退押金风波之后,到如今已经过去了接近一年,在这段时间里,ofo变出了无数种退押金花样。 这次戴威打出的口号是“无需排队,提现押金”,但当你打开APP,发现其上线的“ofo返钱”活动就是“购物返现”。一旦用户授权同意参加活动,押金转换为“ofo返钱”的同等账户余额;押金一旦转换,即不可撤销,不得要求将可提现余额改回ofo平台押金。 简单点说,一旦参加活动,ofo平台对这笔押金不再有归还义务,你也不能再向其索取押金,你只能通过购物返现的方式获得提现,而提现也是有门槛的。粗略计算,想要返现退押金,必须消费超过千元以上的商品,而且其商品还比市场价要高。 此举一出,迅速登上热搜,网友激愤之处,尽是嘲讽骂声,但这不是ofo和戴威第一次被全网通缉了。 ofo死而不僵,戴威使出浑身解数 2018年,在被曝出账面只剩数亿元之后,戴威曾经在办公室里对着员工们说到:“我们现在的处境,就如同《至暗时刻》里丘吉尔的处境。”到了11月,戴威发表的内部公开信上写明:“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仍需坚守信念,哪怕是跪着也要活下去,只要活着,我们就有希望。” 可即使戴威有跪下去的心也没有等来希望。 2018年9月起,部分用户发现ofo客户端退押金难退。原定的统一共享单车业内退款时间由0-7个工作日变成了10个工作日,再到后来变成了15个工作日。 随后在11月份,ofo给出了官方回应:由于近期ofo部分服务器需要进行短时迁移,导致押金退款周期暂时性延长,但是对于总体退款不构成影响。 进入12月后,ofo资金进一步吃紧,很多用户反应线上申请退押金超过期限后仍然了无音讯,等不及的一些用户开始奔向ofo北京总部大厦去现场办理退押金。 大规模的退押金风波引起了国家部委的关注。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会正督促ofo畅通退押渠道,优化退押流程,加快线上退押进度,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只是国家部委的监督也没能让戴威把钱掏出来。 其实,自去年ofo开始曝出各类负面消息后,现金流紧张的ofo就把目光打向了用户押金,使出“浑身解数”,只为能够延缓抑或是阻碍用户退押金。 去年12月,原本ofo的App里醒目的退押金按钮变成灰色,ofo官方对此回应称:只是正常的挽留客户的设置,实际按钮功能依旧,只是在软件界面玩了一个小把戏。 不仅如此,ofo在客服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刚开始出现押金风波时,ofo客服遵循“拖字诀”,每次致电客服得到的答复都是“会在期限内退款”,但是挂断电话后长久的等待,就再也了无音讯。 2018年11月,ofo用户突然发现在客户端出现了新提示:用户可以选择将押金升级为P2P平台PPmoney的理财金,并且享受福利,一个月后即可退出取出本息。 但彼时P2P已经不是爆点,正在经历下滑期,ofo为了能够消化退押金的巨大流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而ofo针对此举给出的官方回应是“正常的商业活动”。 迫于舆论压力,ofo和PPmoney随后发布声明宣布终止合作,“借壳P2P”止渴押金也就不了了之。 进入2019年,ofo的退押金招数频繁出新。在2月份,ofo的App端界面出现了一个新页面。在这个名为“折扣商城”的页面里,用户可以选择将押金转化成等价值金币,从而在商城中购物。 戴威曾对退押金一事公开说道,自己绝不会拖欠一分用户的钱,绝对会还清所有的欠款,只是这个年轻的创业者为了理想主义执念,路越走越偏。 到了今年年底,年初的折扣商城悄无声息下线之后,如今ofo又上马了“天天返钱”活动。标语醒目:无需排队,直接退押金。跟折扣商城的套路如出一辙,用户如果同意,就将放弃对押金的索取,全额转换为该活动账户。 但是细究之下,此次的套路更深,客户的押金会以双倍返现的模式积累在账户中,用户必须要在天天返钱里消费得到一定的返现后,才能将返现一并取出。而根据计算,用户至多要消费1500元才能够返现达到100元以上,把押金“连本带利”取出来。 戴威为了还债,这一年来吃相越来越难看,而这也只是苟延残喘。曾经风口鼎盛的ofo跌落深渊让人惋惜,究其原因,固然有大背景和共享单车行业自身的缺陷,但最致命的还是90后创始人戴威的决策力出了问题。 戴威带领ofo走向覆灭 关于ofo如何崛起的故事,在此就不多做赘述,我们就来看看创始人戴威是如何带领ofo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过去的10年,可以说是中国风险投资最野蛮的10年,资本已经轻车熟路,擅长打造独角兽。在此过程中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烧钱→竞争对手洗牌→垄断市场→合并→估值越来越高。市场和资本的疯狂更让这个过程加速了十倍、百倍,赶集、58,美团、点评,滴滴、快的、Uber等都是在此模式下被“造星”。只是这一次,资本碰上了偏执的戴威。 彼时,投资人希望ofo不惜一切代价抢夺市场份额,因为他们认为这家创业公司最终会跟其主要竞争对手、腾讯支持的摩拜单车合并,或者被更大的公司收购,同样的戏码已经多次在中国科技互联网行业上演。但戴威这个不到30岁的理想主义创业者,却与他的投资人发生了种种矛盾,不仅导致交易无法达成,还令ofo陷入生存困境。 当年朱啸虎向戴威施压,要求ofo与摩拜合并,但彼时的戴威坚信“只要活着,我们就有希望”。他的一句“希望资本尊重创业者的理想”让朱啸虎出清了ofo股份,给戴威上了一堂资本课。 而当时的合并正是由腾讯主导的,但戴威拱手将腾讯让给了摩拜,从此陷入了被动境地。因为一些交情,他相信了程维,但此时他对资本格外警惕。程维给戴威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的同时,获得了董事会的一票否决权。这就是ofo失败后马化腾评价的“Veto Right”。 当时戴威将所有利益方一同拉入了泥潭,而他“随意”的决策让程维不满,他调整了对ofo的战略,利用手握的一票否决权,不断否决外来想要收购的资本方。 为了制衡滴滴在ofo的话语权,戴威接纳了阿里进入董事会,但有着高度控制欲的阿里并不满意与滴滴分享这一胜利果实。为此,阿里拿出一份方案,希望对滴滴股份进行回购,同时,再砍掉戴威的一票否决权,提高自身在ofo的控制力。 程维看到滴滴要被边缘化后否决了这项决议。 而戴威经过几年与资本的较量,也变得世故起来,他不再相信任何人,将同一件事说成三个版本,分别和三个员工聊。这种转变是可怕的,特别是在逆境中会迷失创业者的初心,做出“荒唐”之事。 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关于退押金的“奇思妙想”,将押金转入互金平台,与P2P同伍;上线折扣商城,押金变金币;推出天天返钱,退押金需要消费数千元。 无论那一条都经不起推敲和检验,这也不像北大经济学硕士想出的点子,可以看出,戴威已经走投无路了。 近日,据多个渠道的消息源透露,ofo于开启了新一轮裁员。 (编辑:武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