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定位的十大策略
人们总是容易记住第一名,如谁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极少有人能说出第二大高峰的名字;中国人能很快说出雅典奥运会110米栏的冠军是刘翔,但对亚军却知之不详。营销的定位虽然不见得非是“第一”,但至少应做到“特别”。企业要善于找出自己品牌所特有的重要属性,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属性”要令人信服。这样,再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让自己的品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营销大师特劳特先生的思想,笔者认为,定位的策略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十种: 1.强化定位策略。如果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拥有了一定地位,那么就说明这种定位对企业有利,就应反复向人们宣传这种定位,强化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但是,这种强化必须实事求是。如在我国的冰箱生产厂家中,海尔反复强调自己的“高品质”,新飞则宣传自己是节能冰箱,而美菱则把文章做在了“保鲜”上。 2.比附定位策略。即使定位对象与竞争对象(已占有牢固位置)发生关联,并确立与竞争对象的定位相反的或可比的定位概念。如美国一家处于第二位的出租汽车公司,在广告中反复宣传:我们是第二,所以我们会更加努力。这样,既强化了自己与第一的关系,又表明了自己处于“弱者”的位置,更易引起人们“同情弱者”的共鸣。 3.档次定位策略。不同的品牌常在消费者心目中按价值高低区分为不同的档次。品牌价值是产品质量对消费者形成的心理感受。定位于高档次的品牌,传达了产品(服务)高品质的信息,同时也体现了消费者对它的认同。档次具备了实物之外的价值,如给消费者带来自尊和优越感。高档次品牌往往通过高价位来体现其价值。如劳力士表价格高达几万元人民币,它无疑是手表品牌中的至尊,拥有它无异于展示自己是一名成功人士。 4.形状定位策略。即根据品牌的形式、状态定位。“形状”可以是产品的全部,也可以是产品的一部分。在产品的内在特性越来越相同的今天,产品的形状本身就可以形成一种市场优势。如“白加黑”感冒药将“感冒药的颜色分为白、黑两种形式”,并以此外在形式为改变了传统感冒药的服用方式。再如“宝马”的蓝白扇形,“福特”的“F0rd”变体,“奥迪”的四连环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清晰、醒目,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感情定位策略。即运用产品直接或间接地冲击消费者的情感体验而进行定位。一般而言,人们的消费行为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量的消费阶段定位营销,二是质的消费阶段,三是感情消费阶段。在第三阶段,消费者看重的已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或是为了得到某种情感上的满足,或是追求一种商品与理想的吻合。 6.文化定位策略。即将某种文化内涵注入品牌之中,形成文化上的品牌差异。文化定位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品牌的品味。而且可以使品牌形象独具特色。利用文化定位还可以通过引起消费者联想,使产品深植于消费者脑海中,从而达到稳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孔府家酒就曾是这方面的成功者。“家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相吻合,从而引起消费者对“家”的联想。 7.单一定位策略。处于领导地位者,要始终以“老大”的姿态压制竞争者。因为每一个品牌都在其潜在顾客心目中安置了一个特定处所。这是作为市场领导者所要采取的策略。既然自己是老大,“卧榻之侧,哪容他人酣睡”,因此,在各种场合宣传自己第一的形象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8.空隙定位策略。寻求消费者心目中的空隙,然后加以填补。包括价格、性别、年龄、分销渠道等方面的“空隙”。如万宝路在美国是著名的香烟品牌,而一个叫窈窕牌的香烟品牌,就是以女性抽烟者为突破口而大获成功。 9.类别定位策略。当一个强大的品牌名称成了产品类别名称的代表或代替物时,必须给新产品一个新的名称,而不能采用“搭便车”的做法,沿袭公司原有产品的名称。这像“跷跷板”原理,当一边上来时,另一边就会下去。因为一个名称不能代表两个迥然不同的产品。宝洁公司的多品牌策略就是此意。 10.重新定位策略。即再定位,也就是打破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所保持的原有位置与结构,使产品按照新的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重新排位,调理关系,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新秩序。这意味着必须先把旧的观念或产品搬出消费者的记忆,这样才能把另一个新的定位装进去。海尔最初是以冰箱的品质进行定位的,而在产品延伸之后,很快就转向了“中国造”、“向国际营销商授权”等新的定位。 (编辑:武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